当前位置: 小预咖>> 城市预警>> 延安天气预警>> 子长市天气预警

延安子长市最新天气预警信息

子长市,陕西省县级市,由延安市代管 ,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北依横山区 ,东接子洲县、清涧县,南连延川县、延安市,西邻安塞区、靖边县,介于东经109°11′58″—110°01′22″,北纬36°59′30″—37°30′00″之间,总面积2405平方千米。 县城距延安市93千米,距省城西安市430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子长市常住人口为217735人。  子长禹贡时属雍州之域,原名安定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为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改名为子长县,是谢子长的故乡,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土地革命后期为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建国后定为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先后有10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素有“红都”和“将军县”之美誉。  截止2021年7月,子长市辖3个街道、8个镇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07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3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9.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7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6.6:63.0:30.4。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50477元。 2020年,子长市实现生产总值100.01亿元,年均增长5.67%;人均GDP达到44338元,年均增长5.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93亿元,年均增长6.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86亿元,增长17.7%;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01亿元,年均增长6.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92元,年均增长7.21%。  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子长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Ⅳ级/一般]

发布日期:

2024-05-28 14:19:00

子长市气象台2024年05月28日14时19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下述地区未来24小时内将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阵风7级以上):马家砭镇、南沟岔镇、李家岔镇、瓦窑堡街道、秀延街道、栾家坪街道、玉家湾镇、杨家园则镇、余家坪镇、安定镇、涧峪岔镇,请注意防范。

说明

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说明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   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3. 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   5.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子长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Ⅳ级/一般]

发布日期:

2024-05-28 14:19:00

子长市气象台2024年05月28日14时19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下述地区未来24小时内将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阵风7级以上):马家砭镇、南沟岔镇、李家岔镇、瓦窑堡街道、秀延街道、栾家坪街道、玉家湾镇、杨家园则镇、余家坪镇、安定镇、涧峪岔镇,请注意防范。

说明

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说明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   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3. 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   5.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子长市气象台解除雷雨大风黄色预警[Ⅲ级/较重]

发布日期:

2024-05-26 05:14:00

子长市气象台2024年05月26日05时14分解除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子长市气象台解除雷雨大风黄色预警[Ⅲ级/较重]

发布日期:

2024-05-26 05:14:00

子长市气象台2024年05月26日05时14分解除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子长市最新水情信息

更多>>

2023年11月02日黄河流域清涧河子长水文站实时水情

发布日期:

2023-11-01 08:00:00

水利部信息中心发布2023年11月02日黄河流域清涧河子长水文站实时水情: 清涧河水位: 1026.54米,流量: 0米²/秒,警戒水位为: 0米,距离预警水位还有-1026.54米

2023年11月02日黄河流域清涧河子长水文站实时水情

发布日期:

2023-11-01 08:00:00

水利部信息中心发布2023年11月02日黄河流域清涧河子长水文站实时水情: 清涧河水位: 1026.54米,流量: 0米²/秒,警戒水位为: 0米,距离预警水位还有-1026.54米

子长市主要区域预警

温馨提示:国家预警信息只发布至区县级,区县下辖乡镇预警信息包请查看上级区县预警
延安子长市瓦窑堡街道预警信息
延安子长市玉家湾镇预警信息
延安子长市安定镇预警信息
延安子长市马家砭镇预警信息
延安子长市南沟岔镇预警信息
延安子长市涧峪岔镇预警信息
延安子长市李家岔镇预警信息
延安子长市杨家园则镇预警信息
延安子长市余家坪镇预警信息

延安子长市地理环境介绍

  • 子长位置境域

    子长市地处陕西省北部居中,北依横山南麓南临永坪川,居延安市北部清涧河上游,东端马家砭、南沟岔乡与清涧县、子洲县接壤;南部热寺湾、余家坪乡与延川县、延安市毗邻;西部安定镇、李家岔乡与安塞区、靖边县相连;北依横山山脉与横山区交界。县境介于东经109°11′58″—110°01′22″,北纬36°59′30″—37°30′00″之间,东起马家砭乡西沟岔村,西至李家岔乡麻岭山村,最长处72千米;北起高台乡石窑台村,南至余家坪乡邢家沟村,最宽处55.70千米,总面积2405平方千米, 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1.16%,延安市总面积的7%。至清涧县城49千米,至延川县永坪镇25千米,至延安95千米,至横山区城292千米(经绥德、米脂),至靖边县城281千米(经绥德、子洲),至子洲县城135千米(经绥德),至西安444千米。沿省道至安塞区城区68千米。 子长县

  • 子长地形地貌

    子长市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峁梁起伏,沟壑纵横,峁梁沟谷地约占总面积的94.6%。  子长地图(3张)子长市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横山山脉东端,主脊为秀延河与涧峪岔河分水岭,北支岭为大理河与淮宁河(境内河段称涧峪岔河)分水岭,南支岭又为延河上游与秀延河上游的分水岭。这些山岭均为黄土厚积而成的起伏山梁。地势西高东低,以英板沟与高台沟分水线向南,经李家岔乡境东界,南连安定镇东界和寺湾乡东界。连线以西,海拔多在1400—1562米之间。连线以东,海拔在930—1300米之间。李家岔乡墩梁圪堵最高,海拔1562米,马家砭村河滩最低,海拔930米。子长市境内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峁梁起伏,蜿蜒连绵。发源于西部的秀延河、涧峪岔河弯曲蛇行,横穿市境中部和北部。永坪河、大理河呈羽状分流,向南向北汇入延河和无定河。各河支流呈放射状密集分布。经地壳的升降起伏和河流的切割冲蚀,形成深谷高崖、千沟万壑,山、坡、梁、峁星罗棋布的破碎地貌。沟谷切割深度大,相对高差100—300米。地貌的地质基础是10多亿年前的沉积岩,为吕梁运动变质硬化而成。经长期沉积,形成盖层。初为浅海,距今4.70亿年左右上升为陆地。中生代时,东、西、南隆起,形成内陆盆地,低洼之处为湖泊。时气候湿润,陆地森林茂密,湖中淡水动物繁衍。燕山运动时,盆地中心逐渐由南移向西北,从第三纪起,西北部沉积增厚,东南部剥蚀降低,形成准平原。自喜马拉雅运动(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始,西北面掀起,东南部倾俯。在今白于山地带(北纬37—38°附近)半隐伏东西向隆起构造带的复活抬升,原处于沉积较厚之处变成岭脊,清涧河、淮宁河、延河、无定河等水系形成。第四纪后期,白于山地区切割为起伏不大的丘陵状地形。嗣后,气候趋旱,风尘黄土盛行。第四纪中更新世的离石黄土披覆于起伏的浅丘上,和缓了丘陵坡度,亦成为地面主要构成物。离石黄土中的红色条带,多分布于河谷和大沟道。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之间,黄土堆积减少,侵蚀加剧,沟道增多加深,地形起伏增大。而后气候干寒,进入新黄土堆积时期,风尘黄土披覆于山梁,堆积在河谷平原中。晚更新世后期,气候变化,堆积转弱。在大川道形成马兰期河流阶地,梁坡上则发育了冲沟。全新世时,川道中出现宽广的一级阶地与河漫滩。梁峁坡上出现了无数的现代侵蚀沟——浅沟、切沟、冲沟、陷穴、滑坡和崩塌陡崖。至此,境内的原始地貌在内外营力的交互作用下,发育成以基岩为骨架的峁、梁、沟、坡相互交织的地貌景观。自秦汉以来,境内人为的过度垦殖,加速了水土流失和丘陵沟壑地貌的形成。 

  • 子长气候特征

    子长市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低,温差大,境内年平均气温9.1℃,年平均降水量514.7毫米,无霜期175天。  

  • 子长水文概况

    子长市境内有清涧河、无定河、延河三大支流水系。  

  • 子长自然灾害

    子长市境内自然灾害以天气灾害为甚,其中旱灾周期短,持续时间长,受灾面积大,为灾害之最。十年九旱,季节连旱,屡屡可见。洪、雹、冻等灾害也极频繁,危害严重,是子长市主要灾害。据史料载,陕北旱灾与水灾比例为6.30:1。 

热门景点天气预报

小预咖 保留所有权利@2018-2030 www.xiaoyuka.com 闽ICP备1202021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