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预咖>> 城市预警>> 海东天气预警

海东最新天气预警信息

海东是青海省辖地级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镶嵌地带,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全市总面积1.32万平方千米 ,下辖2区、4自治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东市常住人口为1358471人。  海东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河湟地区由“逐水草而居”的原始游牧状态进入较发达的农耕文明。河湟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开发建设,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2016年12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海东市地区生产总值4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 。2020年,海东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4.6亿元,GDP突破500亿元大关,比2019年增长4.7% 。

海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海东市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蓝色预警

发布日期:

2023-09-24 10:57:38

海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海东市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2023 年 9 月 24 日 10 时至 9 月 25 日 10 时,海东市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县、互助县、化隆县、循化县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低(蓝色预警)。连续降雨致使部分地区存在降雨落区重叠,加之降雨过后土体达到饱和,降雨后短期内仍是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时段,请加强监测巡查,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防御指南:1.请上述地区加强对降雨的实时监视,及时发布临近地质灾害预警信息;2.有关单位应加强对潜在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巡查,按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预案加强地质灾害预防工作;3.提前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高易发地段受威胁人员果断避让至安全地带,转临灾避险为主动避让,掌握防灾工作主动权。特别是沟口、泥石流堆积扇及施工工地等应加强预防,实时采取避让措施,避免灾害发生带来的危害;4.驾驶人员应提高警惕,注意路况变化,采取有效的临灾处置措施,确保驾驶安全。

海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海东市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蓝色预警

发布日期:

2023-09-24 10:57:38

海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海东市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2023 年 9 月 24 日 10 时至 9 月 25 日 10 时,海东市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县、互助县、化隆县、循化县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低(蓝色预警)。连续降雨致使部分地区存在降雨落区重叠,加之降雨过后土体达到饱和,降雨后短期内仍是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时段,请加强监测巡查,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防御指南:1.请上述地区加强对降雨的实时监视,及时发布临近地质灾害预警信息;2.有关单位应加强对潜在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巡查,按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预案加强地质灾害预防工作;3.提前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高易发地段受威胁人员果断避让至安全地带,转临灾避险为主动避让,掌握防灾工作主动权。特别是沟口、泥石流堆积扇及施工工地等应加强预防,实时采取避让措施,避免灾害发生带来的危害;4.驾驶人员应提高警惕,注意路况变化,采取有效的临灾处置措施,确保驾驶安全。

海东地理环境介绍

  • 海东位置境域

    海东市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全境东西长约124.5千米,在东经100°41.5′~103°04′之间;南北 宽约180千米,在北纬35°25.9′~37°05′之间。全市总面积1.32万平方千米。 东部与甘肃省的天祝、永登、兰州、永靖、临夏、甘南等州(市)、县毗邻,其它三面分别与本省海北、湟中、黄南等州县接壤。 

  • 海东地形地貌

    海东市地处祁连山支脉大板山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东坡,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镶嵌地带,海拔在1650~2835米之间。境内山峦起伏,沟整纵横。 

  • 海东气候

    河流海东市内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基本特点是: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冬夏温差小,气候地理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递减,隆雨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增。海拔3000米以上的北部地区及山区较寒冷,海拔1700-2500米的黄河、湟水河谷地带较温暖。年平均气温3.2℃—8.6℃左右,最高气温25.1℃—33.5℃,最低气温-18.8℃—-25.1℃左右。年平均隆雨量319.2—531.9毫米。多集中在7—9月之间,相对湿度一般为57%—63.66%;蒸发量为1275.6—1861毫米。风速为1.9—2.5米/秒,最大风力8级,多出现冬末春初时期。年平均日照2708—3636小时。无霜期约90天左右。作物生长期196─250天左右。 

小预咖 保留所有权利@2018-2030 www.xiaoyuka.com 闽ICP备12020218号-8